首页   >  欧洲新闻

德国洋女婿怎么征服上海岳父?他不仅做到了,还赚到1100万粉丝

2020-9-4
“大家好,我是阿福。我2007年来到上海,当时我还不会说中文,但当我的脚一踏上中国,我就爱上了这里,我决定以后一定要住在中国。我是德国人,但我现在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阿福(Thomas Derksen),1988年出生于德国古梅尔斯巴赫市,2007年首次来到中国交流学习,从此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大学毕业后,他先在科隆储蓄银行工作,后在波鸿鲁尔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进修东亚政治经济学及现代汉语学。2016年3月,27岁的阿福决定留在太太的家乡上海继续发展。他们带着中国猫“馒头”和德国猫“面包”组成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家。

    
《阿福拜见老虎岳父》是阿福根据自己在上海的经历所撰写的一本小说,详述了他与妻子莉萍从相识到相爱的故事,以及他与岳父从一见面的“不对付”到后来如同父子般相处的转变。莉萍说:“书中有很多中德老百姓家的平凡生活故事,经由他的妙笔变得生动有趣,其中有我们相处中的真实故事,也加入了许多他诙谐幽默的改编。”
    
“终于,我们组建了一个中德友好的大家庭。虽然我们和德国的亲家语言不通,但我们每次坐在一起都其乐融融。”阿福的岳母说。但对阿福来说,起初最难征服的是在书中被称为“老虎爸爸”的岳父。
     
阿福与中国的故事始于2005年。那一年,还在念高中的他跟随一位拿到汉学博士学位的老师学习中文。“当时对我来说,中国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2007年,在那位老师的组织下,阿福第一次到中国游玩。为了那次旅行,他兼职打工,赚取旅途所需费用。首次中国行,阿福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览了北京八达岭长城,到上海看高楼大厦,在南京参观名胜古迹。“当时我对什么都感兴趣。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仿佛到了一个新世界。印象最深的是热情好客的中国人,他们对我这个胖胖的蓝眼睛的外国人充满了好奇。”阿福回忆。
    
2012年,当时是复旦大学一名进修生的阿福在一次聚会上与上海女孩朱莉萍相识。阿福描述了自己当天的窘迫,因为临时买了一双廉价的皮鞋,整个晚上,他都能闻到自己的脚散发出很不美妙的味道。莉萍主动邀他跳舞,他晕乎乎地被这个上海女孩所吸引,但不敢相信莉萍会对自己同样有感觉。在《阿福拜见老虎岳父》里,他讲述了当时的状况,后来莉萍告诉他,是那天晚上他的一次见义勇为,让这个胖乎乎的德国小伙赢得了上海女孩的芳心。两人后来单独约会吃饭,确立了恋爱关系。
    
阿福与莉萍结婚前,“老虎爸爸”见他的宿舍条件一般,容许他在朱家暂住,但只能住客房。这期间,为了让“老虎爸爸”信任自己,放心把女儿嫁给他,阿福做了不少努力,也闹出不少笑话。最终,“冰山”被融化,阿福与莉萍终于幸福地走入婚姻殿堂。婚礼上,阿福身穿中国传统的彩绣大红吉服,背着戴凤冠、披霞帔的莉萍,二人笑逐颜开。
     
阿福被更多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网友认识,和“老虎爸爸”也有很大的关系。2016年初,春节假期,他闲来无事,制作了短视频《老外介绍德国蔬菜》。“起初只是随便玩玩,想练习一下怎么编辑和剪辑视频。”令阿福火起来的是他发布的第二个视频《娶个中国老婆是种怎样的体验》。这个视频中,阿福一人分饰多角,扮丈母娘催婚催生,演岳父玩扑克打麻将,学妻子买首饰计划旅游时的模样,吐槽“洋女婿”遇到的趣事。其中,他模仿“老虎爸爸”的样子栩栩如生。
    
从此,阿福走上了自媒体创业之路,他的搞笑视频主题涉及中德饮食、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阿福拜见老虎岳父》里描述了岳父对阿福制作短视频的态度,表面上看起来毫无波澜,躲到房间里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要他们点赞转发。一个“冷酷又温情”的上海岳父形象跃然纸上。
    
围绕中德文化交流主题,阿福制作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获成功,目前在全平台的粉丝数量超过1100万,视频总播放次数超过7亿,总评论数超过3000万条,总点赞数超过1亿,总转发数超过1000万次。他挑战猪脑、皮蛋、凤爪、辣条、臭豆腐等“外国人最害怕的中国菜”;他谈留学经验,讲述在中国当德语老师的感受;他诉说如何在中国过七夕节和春节,也向中国网友介绍德国人是如何过圣诞节的。
     
《阿福拜见老虎岳父》是阿福用德语所写的,去年在德国出版大受欢迎,中文译文由朱宇晗翻译,经由阿福和妻子莉萍审读润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阿福表示,自己会继续写作,并让他的德国同胞对中国有更深入的了解。“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座中德友谊的桥梁,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我希望别人无论是看到我,看到我的视频,还是读我写的书,都能收获正能量,觉得生活是美好的。”
    
“阿福和他迷人的妻子莉萍带我们走近一个德中联姻的家庭:他们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再现了德国人和中国人的特性,仿佛是一面镜子,大家能从中照到自己的影子。从阿福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项重要的品质:对待自己不必太过严肃,要学会真诚地自嘲,最好还能把这份开怀和别人分享。”“共赢”中德创新合作协会创始人文庭说。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在2018年底举办首届“中德人文交流”摄影大赛,阿福曾作为专家评委参与其中。同样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镜头下的中德人文交流》收录了摄影大赛的30件入围摄影作品和16个幕后故事。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中心主任、原驻德国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谈到,中德交流有三个支柱——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阿福在上海的故事,他和妻子用短视频方式传播的精彩,正是人文交流的意义所在。